近年来,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化迅速发展,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日益多元化、复杂化,由于司法案件量的不断增多,“人案矛盾”日渐突出,如何利用科技手段,突破极限阈值,缓解“案多人少”矛盾,是基层法院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。面对这一挑战,萧县人民法院在上级法院的大力支持下,不断在执行信息化应用上探索创新,于今年7月引入“法影平台”系统,运用“AI+RPA”数字化劳动力模式代替人工进行非核心系统操作,推动审执工作高质量发展,从而实现了案件处理高效化、办案管理精细化的智慧执行新模式,实现基层法院的“减负增效”。
“法影平台”是一种以AI和RPA为技术底座构建的智能软件机器人,可帮助人工完成规则明确、重复性高的工作。该项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也是落实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”的重要措施。
“法影平台”执行业务智能办案系统通过制定平台后端规则,匹配安徽法院执行业务实际场景,学习执行法官工作习惯,形成可以执行各种重复性任务的“数字员工”。“法影平台”替代或辅助人工操作,实现24小时自动化运作,既把法官、书记员从繁琐的业务流程中解放出来,同时,大幅度降低差错和操作风险,实现精细化管理。
在执行业务中,“法影平台”包含5大应用场景,以及19个子功能,涵盖一键查控、财产冻结、一键审批、文书生成和节点点亮。系统上线以来,该系统累计运行成功率达93.7%,尤其是使用次数最为频繁的案件信息采集、查控、文书生成等功能,成功率超过99%,处理效率较以往提升了近10倍,为法院执行节省大量人力。
繁琐工作集约化。之前萧县法院执行法官办理案件时需要在系统间频繁切换,人工录入、导出、上传,工作难度低,但人力成本高。自“法影平台”上线后,执行法官只需一键输入,设定执行任务,系统将代替人工全天候不间断开展工作,实现自动批量查控、冻结、续冻、文书生成、节点点亮等工作。将执行法官从单一、机械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,有力推动执行辅助事务集约化。
案件处理高效化。经统计,萧县法院一年执行案件量达4000余件,案件办理过程中往往还需重复点击、多次操作,耗费执行法官大量时间精力。“法影平台”可以代替人工7×24小时持续不间断工作,夜间也可以自动切换各个界面、完成各个环节的操作,为执行案件的办理节约大量的时间。
安全执行精准化。“法影平台”既可以保证使用过程的数据安全,也可以防止信息的泄露,进一步的避免了系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。系统的流程执行,按照需要处理的任务信息表内的内容进行案件处理相关操作,避免人工操作出现手误情况,准确度达100%。
近年来,法院信息化建设进展迅速,但是80%业务都需要人工键鼠操作,业务系统多,部署开发易、见效快、成本低的RPA数字化劳动力是目前解决操作负累,灵活、轻便、快捷、低成本的方式。
下一步,萧县法院将持续深入探索适用于本地法院业务场景的多模态RPA生态建设,将“法影平台”模式赋能法院智慧立案、调解、审判和执行全领域,打造安全可靠、高速高效的办案标杆,实现法院业务全流程的“减负增效”。